如果抗联文物会说话丨抗联滑雪板
“雪地里游击我们有特长,穿踏板扶长杆不用喂马粮,登高岭走洼甸步履比马快,赶走日本强盗者功垂霄壤。”这首回荡在白山黑水间的《四季游击歌》,再现了勇士们在林海雪原驰骋的画面,他们翻山越岭,他们弹无虚发,他们保家卫国,他们令敌人闻风丧胆。这些勇士正是光荣的抗联战士们
“雪地里游击我们有特长,穿踏板扶长杆不用喂马粮,登高岭走洼甸步履比马快,赶走日本强盗者功垂霄壤。”这首回荡在白山黑水间的《四季游击歌》,再现了勇士们在林海雪原驰骋的画面,他们翻山越岭,他们弹无虚发,他们保家卫国,他们令敌人闻风丧胆。这些勇士正是光荣的抗联战士们
在东北烈士纪念馆里,有一件珍贵的文物——赵尚志用过的手枪。赵尚志是东北抗日联军著名将领、抗日民族英雄、忠诚的爱国主义战士。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他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以中国共产党人的大无畏气概,纵横驰骋、浴血奋战。这把手枪曾与他在白山黑水之间并肩作战,陪伴他
《大北新报画刊》是1936年金剑啸主编的抗日宣传画刊。《大北新报画刊》原为日本人山本久治1933年办的中文版《大北新报》的附属刊物。1936年改版后,金剑啸通过诗文、漫画、照片等文艺形式揭露日伪黑暗统治,成为中共满洲省委在哈尔滨的重要抗日文化阵地。
在东北烈士纪念馆幽静的展厅内,沉睡着两件朴素的革命遗物:一部电台,长27厘米,宽20厘米,高10厘米,外壳上6个突起部件早已磨损;一本泛黄的小字典,封面残破,薄脆的纸页上墨迹依然清晰可辨……
1940年7月,北满抗日救国总会、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编印的《东北抗日联军歌集》(以下简称《歌集》),收录了东北抗联战士们经常咏唱的48首抗日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露营之歌》《第三路军成立纪念歌》《爱我东北》《九一八事变》等。这是目前已知的保存下来的唯一一
这两块门板是东北抗日联军著名将领李兆麟将军青少年时使用过的书箱门板。书箱门板横28厘米,纵21厘米,分别刻着“运思出奇”“横扫千军”,字迹是李兆麟年少时用小刀亲手刻上去的,现珍藏在东北烈士纪念馆。
在东北烈士纪念馆的玻璃展柜里,一件毛哔叽面料的大衫和一条棉麻纤维质地的褥子早已褪色成灰白。那些被风雪啃噬的破洞、被烽火灼穿的焦痕,在暖黄灯光下像一道道凝固的伤疤。九十多年前,这两件文物曾两次被送进当铺,用以换取杨靖宇赶往南满领导革命工作的路费,而今隔着时光的雾
1933年4月2日,哈尔滨街头,人声鼎沸,各式商贩挑着担子游走在人群中。天空被电车线分割成大小不一的几何图案,由哈尔滨电业局运营,实际上被日本侵略者把控的电车,往返于道外区与哈尔滨火车站之间。